第612章 天坛-《续世枭雄》
第(2/3)页
“可怜人?”青年的笑容充满了一种华丽的魅力,一种不需要太多辞藻来修饰的魅力从这个青年的言行和举手投足之间迸出来,这样的青年,对年轻女人的威胁几乎是致命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的暗讽恐怕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承受得起。”青年并没有介意柳浅静的语言,反倒笑容轻松道。
“既然来了,那么就进去看看吧。天坛,这可是中国神权的最高代表呢。”青年抬起头,看着公园门口那一排红砖琉璃瓦,正是极具特色的中国皇宫式建筑,不似西方建筑的以高大取胜,中国建筑更加讲究一种气度上的恢弘,宽广,无边。而皇宫,自然是集其巅峰之作。
柳浅静淡淡地看了青年一眼,却也没有异议,走在青年的身边,跨入这历朝历代皇帝供奉上天诸神列祖列宗的祭天场所。
“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自黄帝始,历代皇帝来泰山玉皇顶祭天,直到明成祖朱棣碍于交通不便,就在地球同一轴线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坛祭天。
如果说,紫禁城,故宫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中国古代皇权的巅峰和极致的话,那么天坛给人的感觉就是神权和皇权的完美结合,站在二十世纪的我们没有办法体会到在封建社会时期神权对于中国百姓而言象征着什么,但你只要翻开沉重的史书看一看,哪一朝,哪一代起初推翻旧朝统治时煽动百姓最根本的核心思想不是以天意为中心的。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骄横如当年黄巾军亦打出这样的口号,而后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留下浓重笔墨的白莲教更是将神权的思想扭曲成一种邪教的教义,但恰恰是以上天之名,他们才能够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跟妖魔鬼怪划清界限。
曾经有人说过,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也是最璀璨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封建制度,在古代中国所建筑的皇权与神权的完美结合是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达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就是历朝历代所流传被整个中国历史奉为天子象征的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拥有和氏璧便拥有了立天下的根本,和氏璧在更大意义上代表的是百姓眼中的天意。这种深深扎根在百姓思想中的神权比任何一个朝代的皇权更加根深蒂固,因而历代皇帝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才是“真命天子”为的不过是顺天下大势得天下民意而已。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圆丘。圆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圆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圆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圆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明朝之前,真正使天下归心的贤君圣主会在泰山玉皇顶进行祭天,而自从明朝以后,祭天的活动便限定在京城周围,天坛便是以代替泰山封禅的建筑物。”青年背负双手,广阔的天坛广场给人极为辽阔的视野,虽然因为是黑夜的关系可视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但身处其中你还是能够感受到胸腔中鼓荡的豪气,但凡是个男儿,便无法抑制。
“的确是一个能够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历史沉重感的地方,这个广场的肃穆和恢弘依然如往,但却已经物是人非,当年作为皇家最为严密和神圣的祭天场所如今却也已经沦落为每个人十几二十元的门票便能进门来随意观赏的景物。”柳浅静淡淡道,两人一直顺着平坦的走道向前走,进入两人眼前的便是祈年殿,望着远远可及黑暗中沉重而肃穆的影子,轻轻叹息历史的凝重。
第(2/3)页